质量控制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重点章节,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质量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并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和产品放行的程序[1]。该章包含6条规定,其中有4条均涉及检验,由此可见,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4月18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食品药品监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2],文中提及对专职检查员队伍的建设要求,目前的检查员队伍结构主要以长期从事监管和审评认证工作的人员为主,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场检查经验,但较为缺乏检验相关知识,而建设专业检验检测队伍同样重要,在医疗器械快速地发展的当下,检验测试工作量也逐年大幅增涨,根据职能划分,现场检查工作中引入大量检验人才在短期之内无疑是不现实的,而且检验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中还需扩充较多体系相关知识,要快速进入检查员角色也需要一些时间。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查看检验报告发现现场检查中有关质量控制部分的核心问题,帮助检查员在抛开专业的情况下,仍可以顺利完成对检验有关内容的检查工作。
“规范”第五十八条规定,企业应该依据强制性标准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1]。据此,检查员需熟悉产品适用的强制性标准或经批准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医疗器械标准较多、内容复杂,尤其是有源医疗器械的常用安全标准,需要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才能理解透彻,检查员在查看出厂检验报告时往往会感觉困难,而出厂检验是现场检查的必查项,亦是成品放行的重要关注项,若此部分出现缺陷,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上市后监督抽验不合格。由于检验的相对专业性,企业在检验标准的理解上也存在不足,从全国各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注册检验情况了解到,送检样品一次性合格率较低,送检采标完整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更为少见,企业通常依赖检验机构对其技术方面的要求预评价的同时作修订。因此,企业的出厂检验规程时常会出现与强标或技术方面的要求不一致的情况。现通过以下示例详细介绍。
某数字式移动X射线设备生产企业,在生产许可检查中,通过查看注册检验报告电介质强度内容核对企业出厂检验规程和出厂检验报告,发现规程和出厂报告中显示的电介质强度要求为3000V,而注册检验报告要求为4344V,出厂检验规程要求明显低于技术方面的要求中所采电气安全标准GB 9706.1-2007的试验电压值[3]。经询问得知,企业错误理解标准,且未关注取得的合格注册检验报告内容,故仍沿用错误的出厂检验规程。考虑到仍在申请许可阶段,未造成后果,故归为一般缺陷,若此次检查为上市后监督检查,此缺陷将进一步评估。注册检验报告内容见图1。
在检验报告中可看到理解起来较为晦涩的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而检查员在没有足够的检验知识时,可完全通过仔细比对注册检验报告和出厂检验规程和报告发现缺陷。
某电动手术设备生产企业,在监督检查中,通过查看注册检验报告接地阻抗内容核对企业出厂检验规程和出厂检验报告,发现多份出厂报告中显示的接地阻抗实测值为0.03~0.05Ω,结论为符合标准要求,而注册检验报告数据显示该项为不适用。检查组因此怀疑出厂检验结果真实性,要求企业专职检验人员现场重现检验过程,而重现结果为无法测出接地阻抗值,产品为全塑料绝缘外壳密封,无可触及接地金属部分,故无法测出接地阻抗属正常现象,该出厂检验项目数据不真实。检查组通过核对注册检验报告全面抽查了出厂检验项目,发现多个安全相关检验项目数据不真实,考虑到该产品用于人体开颅手术,并已上市销售,属于监督检查关键缺陷项。注册检验报告内容见图2。
在检验报告中“—”代表不适用,通常不可能会引起关注,出厂检验项目正常情况下不会将不适用项列入考核项,而当发现出厂检验项目将不适用项判定为适用并出具实测数据结果时,需重点关注。
某IVD设备生产企业,在监督检查中,该企业出厂检验报告中对电气安全项目GB 4793.1-2007[4]第6.3.1条“可触及零部件的允许限值正常条件下的值”的检验情况为“小于0.5mA有效值,小于0.7mA峰值”,并测量了电容值,查看注册检验报告,同样的项目显示电流限值不适用,电压限值符合标准要求。检查组在查阅国标后发现,标准要求只有当电压值超出规定值时,才测量电流值和电容值,该企业未按强制性国标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验证,但考虑到企业所测内容与未测内容均表示对同一项目的考核,对风险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管控,故考虑为一般缺陷项。检查员在发现同样的检验项目出现截然不同的要求和结果描述时,应查询此项目对应的国家标准,寻找不一致的原因。注册检验报告内容见图3。
出厂检验报告未体现6.3.1a)的要求,仅有6.3.2b)的内容,而考核的项目一致,此时,建议检查员应查询国家标准对应项目,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根据风险判断差异的属性,作出客观评价。
“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1]。此条规定在“规范”对设备要求的章节中,但通常在检查这一项时,需查看出厂检验规程、出厂检验报告和计量证书,这也是查质量控制部分的主要途径,因此两部分内容应同时检查[6]。通过查看注册检验报告对判断检验设备是否适应产品检验也是十分有效的,但检查员时常会忽略其关联性。现通过以下示例详细的介绍检验报告与设备的关联问题。
某超声设备生产企业,在注册体系核查中,查看注册检验报告,注册检验报告在患者漏电流的测试时体现了直流分量(d.c.)和交流分量(a.c.)的测试结果,而成品检验报告仅测试了交流分量,该设备的计量证书中也未体现直流部分的校准结果,由此引起了检查组对漏电流测试设备的关注,经核实设备实物和使用说明书发现企业采购的漏电流测试仪不具备直流分量测试功能,不能够满足出厂检验需要。注册检验报告通常会对有限值要求的项目出具具体测试值,通过追溯测试值对应的检验设备,可核对设备是不是具备出具相应测试值的功能。注册检验报告内容见图4。
案例二,某热敷贴类无源产品生产企业,在注册体系核查中,查看产品注册检验报告中对尺寸厚度的测试值,显示为“5.11mm”,出厂检验报告中对厚度的测试结果为“5.13mm”[5]。查该项目测试所需仪器游标卡尺实物和计量证书时,发现该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0.02mm,测量结果不也许会出现单数尾数,出厂检验报告上填写的检测游标卡尺使用编号和型号与所查卡尺一致,从而得知企业随意填写检测结果,而注册检验报告出现的单数值是因为存在精度为0.01mm的游标卡尺,但企业并未采购。类似的情况经常会在检查中出现,如:无菌企业在测试液体pH时,采用普通pH测试试纸,精度为0.5,而通常会发现“7.2、8.1”之类读数。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检验人员在千篇一律的重复检验工作中,通常会产生惰性,随意填写真值附近的相似值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未考虑到设备精度和测量范围等真实的情况,出现检验数据真实性问题。因此次检查为注册体系核查,并未正式上市,故要求企业整改后复查。该缺陷项不属于设备部分,但可通过重新配置精度更高的设备来整改。
检验报告反映了产品在注册时的真实检验情况,尽管报告内容专业性较强,标准术语较多,检查员不可能面面俱到清楚所有技术知识,但合理的运用检验报告作为检查依据是有必要的。通过查看检验报告中的载明内容,结合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设备档案可以较容易发现出厂检验和设备方面的缺陷。需注意的是,检查员在发现缺陷时,应客观全面的查找原因,围绕现象搜集完整的证据链,对缺陷的判断应从局部放大到整个体系的风险评估,不应狭隘的根据“规范”条款和“规范”指导原则星号项草率出具关键缺陷结论。
据药监局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公告显示,2019年,国家药监局依职责共受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许可事项变更注册申请9104项,与2018年相比注册受理项目增加37.8%。
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3511项,受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请5593项。
按注册品种区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5877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3227项。
按注册形式区分,首次注册申请1693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18.6%;延续注册申请5081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55.8%;许可事项变更注册申请2330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25.6%。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受理共3511项,与2018年相比大幅度的增加47.4%。其中,医疗器械注册申请2154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1357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1055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30.0%;延续注册1777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50.6%;许可事项变更679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19.3%。
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受理共3053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43.7%。其中医疗器械注册申请1559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1494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358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11.7%;延续注册1847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60.5%;许可事项变更848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27.8%。
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受理共2540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20.9%。其中医疗器械注册申请2164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376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280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11.0%;延续注册1457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57.4%;许可事项变更803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量的31.6%。
2019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8471项,与2018年相比注册批准总数量增长53.2%。其中,首次注册1726项,延续注册4504项,许可事项变更2241项。
2019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3179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86.0%,进口医疗器械5292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38.6%。
按照注册品种区分,医疗器械5226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61.7%;体外诊断试剂3245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38.3%。
按照注册形式区分,首次注册1726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20.4%;延续注册4504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53.2%;许可事项变更注册2241项,占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26.4%。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3179项。其中,医疗器械2014项,体外诊断试剂1165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1067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33.6%,延续注册1465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46.1%;许可事项变更注册647项,占全部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20.4%。
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2754项。其中,医疗器械注册1521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1233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375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13.6%;延续注册1622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58.9%;许可事项变更注册757项,占全部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27.5%。
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2538项。其中,医疗器械注册2206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332项。
从注册形式看,首次注册284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11.2%;延续注册1417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55.8%;许可事项变更注册837项,占全部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33.0%。
2019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1726项,月度审批情况见图。
注册的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除体外诊断试剂外,共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19个子目录的产品。
注册数量前五位的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是:无源植入器械、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医用成像器械和有源手术器械。
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除体外诊断试剂外,共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23个子目录的产品。
注册数量前五位的进口医疗器械,主要是:医用成像器械、口腔科器械、无源植入器械、临床检验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
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医疗器械在中国医疗器械进口产品首次注册数量排前5位,注册产品数量约占2019年进口产品首次注册总数量的75.4%,与2018年相比基本持平。
从2019年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情况看,相关注册产品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其中,江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是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排前五名的省份,占2019年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的69.1%,与2018年相比略有增加。
2019年,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批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17017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53.4%。其中首次注册6211项,占全部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36.5%;延续注册7153项,占全部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42.0%;许可事项变更注册3653项,占全部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的21.5%。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分项注册情况见图。
从注册情况看,江苏、北京、广东、浙江、河南、山东、上海、湖南、河北、重庆10省(直辖市)注册的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数量较多。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具体数据见表1及图。
2019年,国家药监局依职责共办理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数量1383项,与2018年相比减少20.7%。全国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管部门依职责共办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数量16754项,与2018年相比减少2.4%。
2019年,国家药监局依职责共办理进口第二、三类和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4382项。与2018年相比减少42.8%。
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1701项,进口第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2681项。
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依职责共办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7040项,与2018年相比增加10.8%。
医疗器械细分市场的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其中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医用设备、家用设备是主流的细分市场,本篇报告将医疗器械细分为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施、流通服务四大部分。
2013-2017年,我们国家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由2,120亿元增长至4,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15%以上年复合增速,远高于国内GDP增速。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卫生、居民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的增加,有关部门对医疗器械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国产替代加速,医疗器械行业仍将保持迅速增加,并且有望诞生世界级的龙头企业。
行业的核心投资逻辑在于进口替代,同时还要关注细分市场的增速、细分行业国内企业的研发水平、细分行业生命周期等因素。在对国产替代程度、市场容量及增速、科研水平等方面做定性、定量分析后,本篇文章提出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内窥镜、骨科关节类耗材、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OCT是值得进行着重关注的细分领域。
二、医疗器械行业可大致分为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施、流通服务四个细分行业
二、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器械和骨科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市场领域
自上而下来看,医疗器械自身并不是独立的一级行业。从上市角度来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普遍归类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下,以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从证券交易市场的角度看,行业内企业普遍处于申万行业分类标准中医药生物下的医疗器械二级分类。
根据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版,对医疗器械的明确定义为: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是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支持;(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做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我国根据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目录由国家药监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制定: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能够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控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等。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控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其中,我国对第Ⅰ类医疗器械实施产品备案管理,对第Ⅱ类、第Ⅲ类医疗器械实施产品注册管理,详细情况如下: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延续注册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原注册部门提出申请,除存在不予延续注册情形外,原注册部门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二、医疗器械行业可大致分为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施、流通服务四个细分行业
医疗器械细分市场的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其中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医用设备、家用设备是主流的细分市场,因为医学影像在医用设备中细分类别多、市场占有率大,也有部分机构将其单独列示,代替医用设备的位置。因为本篇研究报告为总览,因此在此取最广泛的分类概念,即将医疗器械细分为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施、流通服务四大部分,具体如下表:
(一)体外诊断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等
体外诊断是指在体外通过对人体体液、细胞和组织等样本做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是临床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能够为医生治疗方案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指标,是保证人类健康的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在优生优育、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等领域,体外诊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外诊断按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等。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是基于小分子物质化学反应或者蛋白类物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检测标志物,分子诊断是在基因水平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的高低,将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产品,并实施分类注册管理。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产品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一类产品为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检测和修复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从价值角度讲,医用耗材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
高值医用耗材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对安全非常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相对低值耗材而言的,包括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采血管、医用敷料、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医用手套、手术缝线:低值耗材细分市场
医疗设备并无明确的定义,而是作为医疗器械的细分品类,通常不与医疗器械特别区分,医疗设备通常分为三大类,即诊断设医疗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及辅助设备类。
射线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内窥镜检查设备、核医学设备、实验诊断设备及病理诊断装备。治疗设备类可分为10
类:病房护理设备(病床、推车、氧气瓶、洗胃机、无针注射器等);手术设备(手术床、照明设备,手术器械和各种台、架、凳、柜,还包括显微外科设备);放射治疗设备(接触治疗机、浅层治疗机、深度治疗机、加速器、60钴治疗机、镭或137铯腔内治疗及后装装置治疗等);核医学治疗设备-治疗方法有内照射治疗、敷贴治疗和胶体治疗三种;理化设备(大体上可分为光疗商务、电疗设备、超声治疗及硫疗设备4类);激光设备—医用激光发生器(常用的有红宝石激光、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及YAG激光等);透析治疗设备(常用的人工肾有平板型人工肾和管型人工肾两大类);体温冷冻设备(半导体冷刀、气体冷刀和固体冷刀等);急救设备(心脏除颤起搏设备、人工呼吸机、超声雾化器等);其它治疗设备(高压氧舱、眼科用高频电铬器、电磁吸铁器、玻璃体切割器、血液成人分离器等)。这都属于各科专用治疗设备,如有必要亦可单独分成一类。辅助设备类可分为如下几类: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氧系统、空调设备、制药机械设备、血库设备、医用数据处理设备、医用录像摄影设备等。
医疗器械的流通服务细分市场主要为在器械生产企业及终端用户(医院)之间的经销商,并且负责后续的供应链服务等。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医疗器械流通企业行业划分隶属于“F
批发和零售业—F51批发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属于“F批发和零售业——F515医药及医疗器械批发”。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厂商通常不具备直接面向医疗机构的销售渠道,而流通环节作为连接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厂商与各级医疗机构的纽带,在整个高值医用耗材产业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传统上,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的流通通过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级经销商逐层开展。
在传统的高值医用耗材流通过程中,生产厂商通常在全国各地有数家至数十家合作关系较为稳定的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在各自授权区域内的各市县又发展若干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级的下级经销商。产品在出厂之后,经由多级经销商逐层销售,最终达到医院终端,供患者使用,而各级经销商也发挥了开拓医院客户资源的功能。
随着“两票制”的实施推行,医疗器械流通产业链条中流通企业将直接对接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我国高值医用耗材传统的多级代理制度将面临着重大重构。同时医院可选择的经销商数量大幅减少,其采购将更集中于少数供应商。一级经销商将把渠道下沉,直接面向广大医疗机构进行销售,全国性或区域性配送龙头企业将迅速崛起。而低级别的中小型经销商则面临着转型或被淘汰的风险。
近年来,业内也出现各类新型经营模式,例如,部分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厂商通过自营方式,直接向医疗终端进行销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厂商需在全国各地建立数量庞大的销售团队,成本高昂。也有部分厂商通过并购下游经销商的方式,快速构建销售渠道网络。此外,也有部分实力较强的经销商,以抱团或整合的方式形成区域龙头型分销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直接面向医院进行销售,为医院提供高值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服务。
一、医疗器械全球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自1895
年伦琴率先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医学影像X光机后,全球医疗器械技术不断革新,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69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050亿美元。未来,随着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临床需求的不断提升,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增长到5,945亿美元,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步入稳建的发展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早,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相较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起步较晚。医疗器械的整体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国建国到1978
年,1952年国家诞生了第一台X光机,X光机的诞生奠定了医疗器械成为大健康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0年,医疗器械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处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到现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从仿制发展到个别产品市场技术逐渐超越。图表12:国内外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历史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相应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迅速。2013-2017
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由2,120亿元增长至4,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4%。与全球市场相比,医疗器械行业属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断深化,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从而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持续扩容。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15%以上年复合增速,远高于国内GDP增速。图表13:全球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二、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器械和骨科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市场领域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体外诊断、心血管、诊断影像、骨科耗材领域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均有较高市占率。具体来看,2017
年全球前五大医疗器械合计占比51%,规模达到2066亿美元,其中体外诊断(IVD)、心血管类和诊断影像类位列前三,2017年全球市场规模分别为527亿美元、486亿美元、405亿美元。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前五大医疗器械种类市场规模达到2434亿元,合计占比55%,其中诊断影像、体外诊断(IVD)、低值耗材位列前三,市场规模分别为708亿元、620亿元、575亿元,心血管位列第四,市场规模266亿元,市占率6%。图表14:2017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器械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
年的71.40岁增加至2015年的76.34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从2000年69.63岁增加至2015年的73.64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73.33岁上升至2015年的79.43岁。预期寿命提升的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0-2019年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看,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19年的比例达到12.60%,较1990年上升7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显著提高医疗器械的整体需求。举例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人群的骨折、脊柱侧弯、颈椎病、关节炎、关节肿瘤等疾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对骨科器械的需求将增加。另外,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等疾病的发病人数亦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对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需求量不断扩大。其他如影像设备、诊断设备、低值耗材等需求也同样将随着老龄化带来的疾病问题一同上升。
卫生费用支出逐年增加,为产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中国卫生费用总支出逐年增加,且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速,远高于同年GDP
增速,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内需强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逐年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同年GDP增速,且医疗保健消费占比基本维持在7%左右。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参合)人数达13.4亿,参保率达98.8%,连续5年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图表16:近年我国卫生费用、个人医疗保健支出情况
2018年,国家颁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针对具有为我国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为国产医疗器械完成进口替代保驾护航。
分级诊疗政策逐步落地,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成为国产医疗器械的重要市场。根据《中国制造2025
》的医疗领域目标,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器械市占率分别达到50%、70%、95%。根据《2017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末,我国共有乡镇卫生院3655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652所。作为分级诊疗体系的基石,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医疗系统改革后激增的医疗服务需求,已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同时发布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对于这两类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做出明确要求,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部分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这意味着3.7万的乡镇卫生院和3.5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加快实现达标建设,医疗设备配置也成为重中之重。图表17: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需求较大的产品类别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在一些中低端领域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但是在技术、品牌、渠道、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弱,高端市场仍由GE
、飞利浦、西门子、欧姆龙、罗氏、强生、雅培、美敦力等外资企业占据,以上海为例,内窥镜、超声、MR、CT等产品在二级以上医院国产化率不足20%。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吸收自用,有望在高端市场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图表18:上海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国产医疗设备市场占有率情况
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众多,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众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根据CFDA
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达15343家,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4979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8957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2366家。这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和北京等六省市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占全国总数的58.5%,医疗器械行业的上市公司也主要分布在这六个省市。图表19:
亿的仅有迈瑞医疗一家,介于200亿和500亿之间的也仅有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健帆生物、安图生物、威高股份五家,低于50亿市值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多达35家,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体量较小(数据截至2019年)。医疗器械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部分产品领域企业众多竞争相对激烈。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0大医疗器械企业销售额达到2207亿美元,合计市占率54.5%,中国前20大医疗器械企业销售额560亿元人民币,合计市占率12.7%。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在细分领域的产品线较为单一,尚未形成有明显规模效益的综合实力,特定领域的产品品类与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导致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图表20:2017年全球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前
20大医疗器械企业中有9家企业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合计市占率36.4%,其中美敦力以300亿美元销售额位列第一,市占率7.40%。中国前20大企业中,有迈瑞医疗、新华医疗、威高股份、迪安诊断销售额超过50亿元,合计市占率7.35%,其中仅迈瑞医疗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市占率2.53%图表21:2017年国外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前
,东兴证券研究所根据国际医疗器械企业龙头发展经历,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内并购预计较为活跃,细分市场内龙头效应将逐渐增强。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增速较快,政策支持频出,并且引导行业向规范化、透明化发展,对于投资而言,最主要的逻辑便是国产替代,特别是市场容量较大的细分产品;另外,还应关注细分市场增速大于行业整体增速的赛道;并且,也需要注意国内厂商是否真正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实力。
目前,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占比超过50%
的细分领域包括:1)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及脊柱类产品等;2)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DR等;3)体外诊断领域的生化诊断;4)家用医疗器械中的制氧机、血压计等。乘着分级诊疗、基层放量的东风,在国家政策不断向国产设备倾斜的大趋势下,中国将有望迎来国产设备繁荣发展的新阶段,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又将有多个细分领域完成进口替代。国内龙头将享有行业高增速及进口替代的双重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格局重塑。行业增速快、国产化率低的细分市场是器械领域投资的黄金细分,主要处于下图中右下角三角形中,以及三角形外部分更加细分的市场,主要包括大中型设备中的彩超、CT、MRI、内窥镜,IVD领域的化学发光、分子诊断,骨科植入物中的关节等。
McEvoy & Farmer,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23: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关注点
McEvoy & Farmer,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民生证券研究院一、医疗设备中重点关注大型影像设备及内窥镜
监护仪的发展和近年来电子、通信、计算机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相关技术的发展为监护仪的研发生产提供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成为国产替代的良好基础。90年代,我国监护仪市场为外企垄断;迈瑞等企业从最初的代理商率先转向自主研发,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目前国产企业市占率已超过
目前国内基层医疗机构DR配置率较低,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更关注性价比,国产品牌成为首选。伴随国产替代和厂商竞争,DR均价近年来有所下降。万东医疗为我国DR行业龙头,具备全产业链自产能力。图表26:DR国产替代情况
中低端产品领域已经实现技术突破,高端领域进口替代正在随着国内一线厂商技术追赶、外延并购持续进行中,是未来中期主要增长逻辑。图表27:大型影像设备国产替代概况
、超导核磁的高端市场为GPS垄断,目前乡镇和县级医院为国产企业主要市场。CT和核磁技术自问世以来,已针对临床需求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目前技术已经进入了平台期,国内企业正在快速追赶。CT
在二级医院市场中,国产品牌代表之一的东软医疗打破国外垄断,以超过10%的占有率跻身一线月的全国各省市CT中标结果来看,GE、东软的中标数最高,分别为36和22台;其次为西门子、联影、安科,佳能、赛诺威盛中标数量相对较少,已经可以看到国产CT实现进口替代的曙光。根据《2016年中国CT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单双层低端
CT市场保有量占CT市场总额的51%,三级医院主力机型64排及以上高端CT市场保有量占比接近20%。2015年16排CT销量份额48%,单双层CT销量份额为15%,份额持续下滑,64排及以上高端CT销量份额36%。近几年,64排CT逐步代替16排CT成为县级医院的主力机型,而16排CT主要在乡镇卫生院装机较多。CT作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A类乡镇卫生院必配设备,基层医疗机构更倾向于采购国产设备,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检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售后服务成本,这为国产品牌如东软、联影、安科、万东等的进口替代提供机会。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的统计,2011-2015年MRI设备市场保有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
2015年MRI市场保有量9089台,新增销量1422台。超导MRI是MRI的主流产品,2015年1.5T超导在MRI总销量中占比51%,3.0T超导占比15%,永磁占比34%。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约占市场总额的一半。联影、东软作为国产磁共振代表,在超导核磁共振领域,尤其在1.5T磁共振市场表现突出,其中联影的1.5T超导
MRI在2015年的国内市场份额中已经超越部分进口企业,MRI的市场竞争已演变为国内外企业同台竞技的格局。近几年,国内永磁的销量增速为个位数,价格也下降较多,目前国内永磁MRI生产厂家基本均为国内企业,外资被挤出中国市场,国内永磁第一阵营企业包括鑫高益、贝斯达、万东医疗。国内1.5T超导核磁市场增速较快,行业增速在20%以上,龙头联影、万东等增速高于行业增速,比如万东医疗
2018年1.5T超导核磁的销量翻倍增长,预计销售台数近50台(2017年约为24台),一方面原因是2017年起,国内超导核磁核心零部件磁体、放大镜等国产化从而降低成本,出厂价和终端价均大幅下降,并且未来每年以接近20%的比例降价,很多基层医院逐步能够负担得起;另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临床端应用问题解决了,国产超导核磁得到了医院的认可。图表29:中国CT、MRI竞争格局,平均价格
2018年,迈瑞、开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第3和第5名。彩超的探头和算法为核心壁垒:1)芯片技术:国内芯片技术由于起步较晚,研发能力较弱,国内彩超厂商主要依赖外购。2)探头和算法:为彩超的核心技术壁垒,是决定高端彩超性能的重要因素。3)功能诊断辅助软件:需与整体系统配合,相对来说更易突破。进口高端彩超在前沿技术应用、科研辅助及心脏专科彩超性能等方面领先国产彩超约5年左右。未来五年,是国内彩超完成进口替代的关键五年,伴随着以迈瑞医疗、开立医疗为首的国产彩超企业技术平台不断升级。迈瑞医疗2013年并购高端超声影像制造商Zonare加快了公司产品向高端延伸的进程,2016-2017年,公司先后推出了
Resona7等高端彩超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超声影像类产品的整体形象快速提升。开立医疗于2016年底推出全新高端S50彩超平台,上市后迅速放量,目前S50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到近25%,今年一季度又推出嵌入人工智能的S60彩超平台,配置第二代的单晶探头,成像速度、信噪比、灵敏度都有所提升,预计未来3年内高端彩超收入占比能够达到40%以上,医院覆盖率的提升以及存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促进彩超的销售。国产企业超声核心部件的研发水平已媲美GPS,超声探头技术是决定超声系统性能的核心技术之一,例如开立医疗在当今超声领域最高端的单晶探头技术方面,跻身国际一流水平,为整个系统性能的先进性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图表30:2017年中国超声市场竞争格局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
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内窥镜技术从而形成了长年的市场垄断。其中,奥林巴斯、宾得医疗、富士等国际知名内窥镜企业凭借其技术垄断、先进的加工能力、领先的工艺水平获得了寡头垄断的市场地位,占据中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国产品牌在价格上有绝对优势,但技术水平仍然是软肋,加之销售渠道的开拓能力及售后维修能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不到四分之一。尤其是高清摄像系统,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
5%。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CCD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趋势下,国际知名内窥镜企业的技术垄断被打破,给其他国家的内窥镜企业带来机遇。以开立医疗为例,作为市场新进入者,虽目前市场占有率较小,但通过自主研发,公司在内窥镜领域已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内窥镜体精密机械设计与装配、微小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与装配、基于FPGA平台图像处理技术、超声内镜技术等,公司在
2016年底推出国产首台高清电子内镜系统HD-500,2018年内窥镜的收入估计超过1.2亿元,2019年一季度HD-550注册上市销售,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内窥镜市场有力竞争者。开立医疗HD550对标奥林巴斯260系列,奥林巴斯目前最高端的产品为290系列,HD550与其差距主要为镜体操控性和光学染色效果。图表32:2017年中国内窥镜竞争格局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
年的追赶阶段:国内厂家以仿制和改制为主,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已与进口产品无异。2008-2010年的自主创新阶段:先健科技开发出陶瓷覆膜封堵器,生物相容性更好,相比封堵器的发明公司美国AGA
的产品更为先进。2010-2012年之后的突破及领跑阶段:乐普医疗、先健科技等公司研发的可降解封堵器在产品设计和技术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国产品牌先心封堵器占据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接近完全进口替代。国内厂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仍在持续改进。左心耳封堵器与先心病封堵器具有部分相同的技术基础,基于相关技术积累,先健科技及其他国内企业推出的左心耳封堵器已占据国内市场30%的份额,与进口企业同台竞技。
图表35:心脏封堵器市场格局资料来源: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行业调研,中信建投证券
和2005年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的国产药物洗脱冠脉支架陆续上市,开始迅速国产替代,目前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达80%
家进口企业共占据38.84%的市场份额,14家国产企业共占据18.50%的市场份额。国产骨科植入物主要集中在二级医院的中低端市场。产品出口也是以价格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在70亿元左右。图表38: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格局
67亿元,复合增速为12.53%,国产化比例达到63%。该领域技术壁垒最低,是国内生产厂商技术最为成熟、开发较早、国产化进程最高的细分。目前,国内市场份额较高的厂商有大博医疗、威高骨科和天津天正,提供了市面上近三分之一的国产创伤类产品,而行业内其他厂商则普遍规模较小。脊柱类产品2010-2017年销售收入由21亿元增长至62亿元,复合增速
19.77%,国产化比例约为44%,进口替代程度低于创伤类产品,但市场集中度更高,国产厂商大博、威高、天正占据了国产脊柱类产品近一半的份额。2010-2017年人工关节类产品销售收入由18亿元增长至61亿元,复合增速最高为22.56%
,但国产化进程最慢,进口产品依然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关节植入使用寿命可到15-20年,且生产工艺复杂,一方面对于生产厂商进入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另一方面关节植入大多为终身植入,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发展成熟、口碑及服务都更有保障的进口产品。但随着爱康、春立等国产公司技术的发展以及医保政策的影响,人工关节类产品将成为骨科进口替代潜力最大的细分。图表39:2018年骨科植入类耗材各细分市场国产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从产品角度看,体外诊断各细分领域国产与进口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生化诊断现状:我国发展最成熟的
IVD领域。目前国内的生化诊断市场已完成大部分的进口替代,国产试剂占有率已超过50%,生化试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增速较慢。生化诊断仪器以开放为主,中低端已经饱和,向封闭化、自动流水线化方向发展。
免疫诊断是我国近年IVD领域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增速度达15%以上。目前国内免疫诊断市场中外企有明显优势。国内酶联免疫领域主要企业有科华生物、北京万泰、上海荣盛、安图生物、厦门新创等,产品以针对肝炎、艾滋等传染病和生殖系列的免疫产品为主。化学发光检测近年来发展迅猛,多为封闭仪器。
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起步晚但技术起点较高,目前市场规模基数较小,是近年增长速度最快领域。分子诊断门槛较高,分子诊断产品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窗口期短及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等优点,但其操作比较复杂,检测环境条件要求高,不利于在基层医院使用,同时其试剂设备相应成本高。我国荧光定量PCR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因芯片和基因检测接近国际水平。图表40
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以化学发光剂、催化发光酶等物质标记抗原或抗体,当被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抗原相结合后,发光底物受发光剂、催化酶等物质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较于传统生化诊断,化学发光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特异性好、精确度高、检测范围广等优势。图表
2011年并购贝克曼)和西门子占据化学发光市场70%以上的份额,强生、生物-梅里埃和希森美康等跨国巨头也加紧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自2011年新产业和迈克首批推出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来,国产品牌加入竞争。目前国内发光市场基本形成“4+4”的竞争格局,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4家外资巨头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三甲医院是其主要客户,国内企业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迈瑞医疗4家占有近10%的市场份额。从国内竞争格局看,按2018年发光业务规模排序:新产业、安图、迈瑞、迈克,其他国产厂家销售额不超过1亿,较有竞争力的厂家有深圳亚辉龙、厦门万泰、苏州长光华医、江苏泽成等。
客观来讲,目前国产品牌的化学发光在准确度、稳定性、试剂质量和仪器检测速度等指标上与进口品牌有一定差距,且由于化学发光检测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厂家难以通过量值溯源等方式证明产品质量,短期内国产品牌对进口品牌大面积替代的可能性较低。长期来看,化学发光毕竟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检测方法,随着国产产品的质量逐步被三甲医院认可和接受,检验科室的低值检测项目将逐渐被替代。
)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POCT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多次专家论证基础上统一命名,并将其定义为: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POCT含义可从两方面进行理解:空间上,在患者身边进行的检验,即“床旁检验”;时间上,可进行“即时检验”。
国内POCT快速诊断市场预计市场规模超过70亿元,进口品牌较少,主要是美艾利尔、罗氏、生物梅里埃等,国产厂家如万孚、基蛋等营收快速增长。
国产POCT厂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实现POCT免疫胶体金向免疫荧光技术的升级,目前小型化的POCT化学发光正开始推广。对国产厂家而言,进口替代的难点在于技术,智能化、小型化的
POCT仪器将更符合国内临床诊断要求,POCT市场国产占有率预计为30%-40%左右。图表44:POCT市场情况
kolarama,中信建投证券分子诊断:产品、服务端主要为国内厂家,原材料是进口替代主战场
分子诊断是精准医疗的技术基础,也是IVD增速最快的子行业。由于分子诊断是从基因层次进行仔细的检测,因此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相对较高,可在感染初期识别病毒或者提早确认基因缺陷,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诊断服务,主要应用于遗传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检测与诊断。分子诊断逐步由以
FISH)、基因芯片为辅的多种检测手段共存的分子诊断市场。基因测序因为其高通量、操作方便、信息量丰富、应用范围宽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检测技术,目前属于“黄金投资时期”。2010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仅为16.5亿元,到2016年已达到64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5.35%,预计2020年有望实现125亿元。图表45:分子诊断市场情况
医药行业逐步扩大带量采购的范围,医疗器械行业实行带量采购已经是行业内的一致预期,但政策何时落地、如何执行等还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政策一旦执行,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向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一定规模效应的企业集中,但伴随市占率提升,产品价格、毛利率也会一并下降。头部企业在规模效应的支撑下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且利用较强的议价能力和品牌优势压降器械流通环节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自身利润率。但对规模较小的器械生产企业而言,在缺乏规模效应的前提下与大厂进行价格战可能导致自身利润率下滑,或者失去市场份额,从而对企业盈利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来看,行业一致观点是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出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医疗器械不同于药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出台统一的标准,因此最先执行带量采购的医疗器械可能是标准化程度相比来说较高的医用耗材。
二、商誉减值风险并购是推动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增大企业规模和业务覆盖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
EvaluateMedTech的统计,2012年以来医疗器械市场并购的情况持续火热,其中
2015年并购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而2017年医疗器械所有并购总额为985亿美元,约为2016年金额的两倍,但是数量上有所减少。图表46:2012-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企业并购案例统计资料来源:Evaluate Medtech
年开始加快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多次并购树立起脊柱、冠脉支架和胰岛素泵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2015年,公司并购另一全球器械巨头柯惠医疗,助力其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GE在
80年代后开始生产核磁共振产品,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医学成像的业务规模,并在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巩固了其业务覆盖和规模上的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国内龙头迈瑞医疗大规模的收购开始于2011年,公司成立以来,陆续发起并购了12起。从并购标的的地理位置来看,国内并购9起,海外并购3起。并购方式的不同反映的是迈瑞并购目的的不同,迈瑞收购的国内标的,在经营领域上与迈瑞往往不尽相同,旨在通过并购拓宽产品序列;而海外并购的标的主营业务与迈瑞存在重叠,主要目的是通过收购拓宽海外市场,或者并购技术领先的海外企业,实现迈瑞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式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并购,随之而来的大额商誉也是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大型医疗器械企业背负的风险,若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随之而来的商誉减值会对企业当期利润造成较大的冲击,这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三、新产品研发及注册风险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驱动属性较强,不断研发、投产技术更先进的器械是行业内企业能够扩大市场并长期生存的条件,因此创新科研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若新产品研发失败,则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利润受损,并且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线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另外,医疗器械新产品上市需要经历产品研发、注册检验、临床评价、注册申报等环节,根据器械的不同总周期在两年半到四年以上,其中产品注册环节就需要1-2年,若新产品在上市之前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获得上市许可则可能失去先发优势,对新产品拓展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医疗器械来讲,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到需要植入人体的高值耗材。若因产品质量问题或手术连带责任导致医疗纠纷,则器械生产企业将面临诉讼、仲裁、赔偿或负面新闻报道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司市场声誉受损,进而对公司产品销售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我国共21家体外诊断上市企业,是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占比最多的细分领域,其原因是我国IVD产业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其市场空间广阔且保持快速地增长,为企业高速成长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IVD上市企业体量普遍较小,
IVD企业上市的进程近年明显加快。我国IVD上市企业地理分布较集中:广东省和北京市是IVD上市公司最集中的区域,分别有6家和5家上市公司。我国IVD上市公司多数由体外诊断试剂的集成创新和国外诊断产品代理起家,业务布局逐渐向原料生产、试剂和仪器研发、检测服务上下游延伸。达安基因、三诺生物、美康生物和凯普生物业务生态已发展成为生产、研发和检测服务全产业链综合型方案解决商。
成为未来IVD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诊断试剂布局方面:体外诊断细致划分领域较多、单一技术领域的市场天花板有限,因此多数企业利用自身原有的优势将单一产品做到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在某一细致划分领域形成优势之后进行横向扩张,开展产品多元化布局,借助原有产品领域渠道优势深耕细作补充产品线,打造综合性平台来壮大发展规模。单个企业的检测品类必须要齐全,才能满足客户打包采购的实际需求,因此发展多线业务,完善品类成为重要扩张战略。早期上市的体外诊断企业多数都由生化诊断起步,逐渐向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进行技术升级。根据营收主要产品占比,分为4类:
免疫诊断试剂:安图生物、透景生命、迈克生物分子诊断试剂:达安基因、贝瑞基因、华大基因、凯普生物、艾德生物POCT
:分子诊断起家的企业专注于试剂开发,较少进行仪器研发。凯普生物和艾德生物都没有仪器研发,贝瑞基因和华大基因两家基因测序企业都向上游测序仪研发布局,达安基因则仅进行PCR
企业在仪器研发方面布局全面,包括迈瑞医疗、安图生物、迪瑞医疗。二、高值耗材上市公司目前我国已上市高值耗材企业共计
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和微创医疗依靠多年的内部研发和并购拓展,产品线非常丰富。佰仁医疗、启明医疗和健帆生物等企业则专注于细分领域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线单薄。三、低值耗材上市公司
家低值耗材上市公司中,5家转型涉足高值耗材领域,如蓝帆医疗则通过海外收购获得心脏介入器械,阳普医疗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并购开展
上一篇:设计技术业界新闻-电子发烧友网
下一篇:风雨同舟八载路 共赢未来再启航